• Sign
    After logging in, you can join:
    Track progress
    Record sync
    Disscussions
    Credits and gifts
    Sign InSign Up
  • Sign
取消
  • 服务
  • 查数据
    • 全球大学
    • 留学招生信息
    • 海外专业
    • 排行榜
    • 申请经验
    • Offer信息
    • 机构与服务
    • 不清楚查什么?在线助手 帮你查
  • 做测评
    • 本科选校测评
    • 硕士选校测评
    • 博士选校测评
    • 竞争力分析
    • 职业测评
    • 专业倾向测评
    • 免费1v1定位指导,获得详尽报告分析
  • 工具资源
    • 讲座
    • 学术会议
    • Ph.D.直招
    • 公司实习
    • 科研实习
    • 附近活动
    • 网申浏览器插件
    • 指南
    • 留学费用助手
    • GPA计算器
    • 更多提升资源,找小助手
  • 社区
  • 高考
  • App
中
中
  • Sign
    After logging in, you can join:
    Track progress
    Record sync
    Disscussions
    Credits and gifts
    Sign InSign Up
  • Sign
  • Sign up
  • Sign in

Geography + Follow Followed

  • Database
  • Q & A
  • Opportunities and Programs
Get To Know Start To Learn NCEE Study Abroad Find A Job
Datebase
Start To Learn

NCEE

Study Abroad

Find A Job

Introduction:
Overview

地理科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地理科学是一门既有坚实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进一步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

Related Fields of Study and Categories

Categories

Sciences

Related Fields of Study

大气科学

环境科学

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

海洋科学

城市规划

Related Departments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History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包括:60年代的数量运动、70年代的行为研究、80年代的综合趋势等。总起来,可称为地理学的理论化和数量化。
50年代初期,旅美德国经济地理学者F.K.谢弗对区域学派的批评形成了数量运动的前奏。之后,在西方出现了地理学的理论化和数量化的3个学派:
1.以W.L.加里森为组织者、有美国著名经济地理学者E.L.厄尔曼协助,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举办的研究生班──华盛顿小组。这是美国许多数量地理中心的影响最大者,从推广中心地方论、交通网络理论和其他统计方法开始,培养了W.W.邦奇、B.J.L.贝里等名家。
2.以R.J.乔利、P.哈格特和D.W.哈维为代表人物的形成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剑桥派。此派继华盛顿小组而兴起,以理论造诣高深而著称。
3.以T.哈格斯特朗为首的在瑞典隆德大学兴起的隆德派。此派40年代已开始空间扩散的探讨,60年代后又开展了时-空地理学工作,均卓有成效。故哈氏被公认为当今最著名的理论和数量地理学者、现代区位论大师。
地理学中的行为研究,是60年代行为科学出现后波及的,至70年代大为风行。它是在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客观条件之外,再估计到地理事物形成与演变的人的主观因素,即各式各样的人群(如决策人、劳动者、消费者等)对地球表面现象的知觉(感应)和相应采取的行为,从而能使决策和预测更符合实际。故正确的行为研究应是对人们主观因素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如美国地理学者A.R.普雷德提出的“行为矩阵”便是一例。
80年代,由于世界范围内人口、资源、环境和开发等问题日趋严重,在联合国有关组织号召下,有关科学均介入了上述问题的研究。各国地理学者,广泛地参与了3大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的工作,在有些方面起了主导作用。这样,就从实践中产生了对城市、区域和环境的综合研究,在理论、模式和决策方面大有进展,发挥了地理学固有的综合特点,萌发出了一系列的新分支:理论地理学,元地理学,应用地理学等。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包括:60年代的数量运动、70年代的行为研究、80年代的综合趋势等。总起来,可称为地理学的理论化和数量化。
50年代初期,旅美德国经济地理学者F.K.谢弗对区域学派的批评形成了数量运动的前奏 ...

Sign in
Show all
Show all »
Key Words
First Impressions

地貌

地形

大尺度

地图

Terms in Daily Life

山丘 - 地貌

测量 - 大尺度

台风 - 气旋

Hot Topics
厄尔尼诺效应 :

又叫圣婴效应,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

又叫圣婴效应,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 ...

Sign in
Show all
Show all »

喀斯特地貌 :

又称溶蚀地形、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酸盐岩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又称溶蚀地形、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酸盐岩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 ...

Sign in
Show all
Show all »
Misconceptions
Analysis of Similar Majors
地理学和地质学有什么区别? 地理学 “地理学”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并列的大科学体系,故称“地理科学”。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层次(技术科学)、技术层次...
地理科学vs.地理信息科学 相同点: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课程设置中都包括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这些地理入门知识的课程,并且学生也会学习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只不过两个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深度有所不同。 不同点: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基本理论、...
Common Misconceptions
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整天游山玩水,学习非常轻松? 稍微了解一些地理科学专业的同学感觉我们专业的同学总是有大大小小的实习,尤其是到了大三大四,更是看到我们经常往外面跑,水文站、气象站、各大水库、山林都是我们常去的地方,于是就留下了我们专业的同学整天在外面游山玩水不务正业的印象。 殊不知...
地理学是一种经验学科? 你这句话,放在50年代末期以前,确实是这样。地理学刚刚作为一门学科的时候,就是一种经验科学。不像物理,化学,数学这样的学科,有定性的公式或方程,地理学的发展初期,研究方法主要为为定性描述,主要进行的是宏观研究,这样的看法一点没错。 然...
Reviews and Comments
Interviews and Talks
地理学领域有哪些大拿? 竺可桢:《竺可桢成长故事》 http://www.cma.gov.cn/2011xzt/2014zt/20140305/2014030502/201403050201/201403/t20140313_240580.html
Comments
地理学专业是个大坑? 地理科学专业就是个坑,找工作难,课程多而不精,环境方向拼不过环境专业,规划方向不如艺术、园林专业,生态方向有没有生态专业学得深,植物方向也不如植物学专业的,水保方向又没有水保专业听上去专业。。。 关键是还要整天往野外跑,喜欢大自然的同...
Featured Celebrities I want to know Featured Professors
List of Celebrities Who Studied this Major

陆大道

homepage

经济地理学家。1940年生于安徽桐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80-1982年在原联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作访问学者,1992-1993年在德国不莱梅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吴传钧

homepage

地理学家、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他在学科建设、学术组织、人才培养以及地理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是我国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奠基者。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他提出经济地理是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的边缘学科,地理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等的新论述。

Scan the QR code
to download the ApplySquare APP
About Us
  • 平方创想
  • ApplySquare
  • SquareStrategics
  • 北辰PolaRise
  • FutureSquare
  • 站点地图/Sitemap
  • Futuresearcher
  • Nebulas
Features
  • 随心查
  • 放心问
  • 安心选
  • Q & A
  • Institutes
  • Majors
  • Programs
  • Academic Opportunities
  • Case
  • Solution
  • Abroad assessment
  • Academic GPS
  • NCEE Assessment
  • Enrollment mark line
  • Mentor Square
Contact Us
  • 机构合作
  • Contact info
  • User Agreement
  • Privacy Policy
Scan the QR code
to download the ApplySquare APP
User Agreement|Privacy Policy
京ICP备 14012557 号 -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28 号
中
@ ApplySquare/User Agreement/Privacy Policy/ 京ICP备 14012557 号 -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2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