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王牌专业_知名校友_学院_占地面积_校训-申请方

武汉纺织大学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中国, 湖北4.2
理工类公办
院校排名
专业排名
纺织轻工
中国7
环境工程
中国56
计算机工程
中国58
会计学
中国59
电气工程
中国93
纺织轻工
中国7
环境工程
中国56
计算机工程
中国58
展开全部
国内院校的专业排名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教评论网》
院校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武汉纺织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弘扬“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大学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为战略目标,坚持特色发展,实行开放办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坚持“一元领先、多元并进、突出特色、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营建良好的学术生态。设有18个学院(部),涵盖理、工、文、法、经、管、艺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先进制造与纺织装备”“创意设计与精美制造”“大数据与智慧管理”3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四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实施领军人才引育工程,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博士800余人。自主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长期在校工作的院士、外籍院士7人;国家级人才10余人,省级各类人才200余人。学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一批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阳光学者”。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完善“五育并举”育人格局,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有6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年来,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成长环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4项,省级特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项,学校连续获得“优胜杯”;5个项目入驻团省委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获评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中央优秀团队3个、团中央社会实践先进个人3个、团中央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1篇;获评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4个,荣获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1项;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4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毕业生已经和正在成为所在领域的骨干和中坚。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动服务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重点研究基地和一批新型校地校企研发机构。相继承担国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0余项,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设计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学校注重成果转化,连续多年进入“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技术服务合同登记额居全省高校前列,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项目在10余个省份先后落地,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单位,是“欧洲纺织大学联盟”第一个中国大陆成员。学校建有教育部首个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拥有湖北省第一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文化学园大学开展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捷克等国有关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长期承办由商务部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研修班,连续多年主办和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向未来,全体纺大人将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新征程,为把学校建设成学术实力强、培养质量高、育人环境美、文化氛围浓、办学声誉好的美好纺大而努力奋斗!
展开全文
院系导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设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 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0年9月成立,是学校成功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后,为贯彻科学发展战略、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紧密结合我校“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发展理念,形成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对原纺织与材料学科进行整合的战略性举措。 学院目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纺织工程(材料方向)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硕士点是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硕士点(2003年),“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二级学科被列为湖北省第四批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学位点(2006年)。学院设置专业包括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及复合材料系。 学院拥有“纺织新材料及其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纺织新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以及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复合材料研究所、纤维材料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所、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作为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各类大型精密仪器及设备达350余台件套。 “纺织材料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两门课程是校级精品课程,“纤维成型技术”是研究生校级精品课程。纺织材料与加工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是本科生培养的实验教学基地。 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科研成果丰硕的专家教授和具有国际视野、业务能力突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8人、讲师和工程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人(留学归国博士7人);学院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阳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人;1人同时获得第六届“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的资助;并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1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近几年来,学院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依托,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前期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和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合计40余项,以及一大批横向项目,科研经费累计达5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多数成果在企业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位教师获得2009年美国纤维学会“纤维科学杰出成就奖”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0年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 近年来,学院对外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国内众多兄弟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合作关系。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761人,研究生40人,近几年就业签约率保持在90%以上。目前学院教学规模不断壮大,科研实力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正在向教学科研型学院全面推进。 专业介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与专业知识全面发展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复合、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学习掌握的高分子材料知识涉及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高分子助剂、功能高分子材料等。该专业主要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程序设计、工程制图等公共基础课,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材料导论、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高分子流变学、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聚合物加工设备与模具、高分子材料改姓、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专业课。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金工实习、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大型材料加工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该专业重点围绕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与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材料成型与改性方向进行人才培养,毕业生可以就业于与高分子材料相关的航空航天、建材、汽车、交通、化工、轻工、机电等有关企业和公司,担任工程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营销管理人员,从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以及功能材料的设计、研发、分析、生产、测试、评价、营销、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研究设计院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本专业招收理科学生。 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 复合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涉及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学科交叉型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复合材料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能适应材料科学的现代发展趋势,能在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材料设计、产品设计、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主要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程序设计、工程制图等公共基础课,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复合原理、机械设计等专业基础课,以及材料表面与界面、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增强体及结构设计、织物组织与结构学、非织造与非织造复合材料、模具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学、金属材料学等专业课。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金工实习、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实验、复合材料成型加工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该专业重点围绕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方向进行人才培养,毕业生可以就业于与复合材料相关的航空航天、建材、电力、汽车、交通、信息通讯、化工、轻工、机电等有关企业和公司,担任工程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营销管理人员,从事设计、研发、分析、生产、测试、评价、营销、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研究设计院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本专业招收理科学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以纤维及粉体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功能化应用相关基础知识为特色,能在各种纳米材料、纤维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主要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程序设计、工程制图等公共基础课,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结构与性能、机械设计等专业基础课,以及冶金原理、材料合成与制备、陶瓷材料、粉体工程学、材料物理化学、纤维成型技术、材料中的固态相变、高分子材料学、金属材料学等专业课。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金工实习、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大型材料加工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该专业毕业生择业面很宽,可以在航空航天、船舶、石油、化工、轻工、电力、电子、纺织、建材、交通等领域施展自己的才能,可在陶瓷、水泥、玻璃、金属防护、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方面从事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过程控制、贸易销售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也可以在高等院校、研究设计院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良好。本专业招收理科学生。
更多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