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王牌专业_知名校友_学院_占地面积_校训-申请方

湖南城市学院
Hunan City University
中国, 湖南4.2
综合类公办
院校排名
专业排名
电子信息工程
中国108
电子信息工程
中国108
国内院校的专业排名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教评论网》
院校简介
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从2020年起,学校调入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学校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洞庭湖南岸环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城市——湖南省益阳市,学校人文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距省会长沙中心城区仅55公里。 学校前身为1970年创办的益阳地区师范专科学校和1978年创办的益阳基础大学。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当时的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湖南城市学院。学校遵循“品学兼修,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2012年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4年成为“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2018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跻身湖南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行列,2020年学校推荐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415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5.14亿元。纸质图书藏书227万册,电子图书260万册。教职工1526人,其中专任教师1201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3人。有教育部本科教指委委员、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和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24人(次)。“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56%。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以工为主,涵盖理、工、文、管、教、艺、经等多个学科。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2369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重视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了“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基础能力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发展能力课程三大课程模块,达到“实基础、重应用、有特色、高素质”四个方面的培养要求。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艾华学院、奥士康班、五矿二十三冶“订单式”班、远大住工学院等,采用校企“3+1”或“3+0.5+0.5”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5年超过95%。在湖南省高校毕业生毕业五年薪酬排行榜上近年一直稳居省属本科高校第一,先后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学校被誉为“城建人才的摇篮”,优秀毕业生参与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秦山核电站、沪昆高铁、杭州湾大桥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学校立足行业,服务区域,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城乡规划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3个专业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等27个专业认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以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34个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平台,获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09项。学校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2项。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结合。拥有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6个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数字化城乡空间规划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黑茶金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城乡生态规划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等28个省级以上科研和创新平台。近年来,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56项。近五年横向科研经费超过7亿元,在湖南省同类院校中遥遥领先。获国家级、省级科学技术奖和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23项;规划建筑设计成果获省部以上行业奖励80多项,是省内高校规划设计领域获奖等级最高、奖项最多的单位。学校主持制定的《镇(乡)村绿地分类标准》被住建部批准为国家行业标准,编制的“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获国际招标第一名。牵头成立了省级学会湖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设立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入选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湖南城市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城市学刊》荣获“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交流成效明显。先后与加纳、新西兰、马来西亚、美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密切合作。荣获“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年度优质合作院校”称号。与新西兰维特利亚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评估获全票通过。与加纳海岸角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是全省同类院校中的第一所。 学校拥有湖南城市学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城市学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2家校办企业。其中湖南城市学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具有城乡规划、建筑工程、市政道路等六项甲级资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合同额1.65亿元。学校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核)、中国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等400多家知名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实习基地协议等;与益阳市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共建湖南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与南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办了省内首个“乡村振兴规划学院”。与益阳市、嘉峪关市、长沙高新区、祁阳县等10余个政府部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谋划了学校发展新蓝图,确定了“12345”发展战略。即,明确一个发展思路:学校未来发展要坚持“党建引领、固本强基、高质量发展”思路。激发两股发展动力:改革创新力和接续奋斗力。夯实三大发展基础:一本高校基础、“双一流”高校基础、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基础。转变四种发展理念:实现从办学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转变,从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的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转变。建设“五个新城院”:卓越新城院、创新新城院、效能新城院、智慧新城院、幸福新城院。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攻坚克难不停歇,斗志昂扬向前走,为全面建设湖南城市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全文
院系导航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设置: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师资队伍 学院始创于1970年,现有教师6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1人,博士(含在读博士)37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9人,省级教学能手3人,学校各类“人才工程”人选5人。 发展平台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有湖南省重点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湖南省化工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湖南省优秀教学实习基地等。此外,学院还建设有湖南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正在建设的省级科研平台有湖南省黑茶金花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全固态储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实验条件 学院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化工楼,建设有基础化学实验室,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等4个专业实验室,建有标准化仿真实验室和生物化工生产中试车间;购置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气质联用仪、气相光谱仪、液相光谱仪、热重/差热分析仪、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比表面仪、凝胶色谱仪等现代大型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和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育教学 学院秉承“实基础、重应用、有特色、高素质”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严格教学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承担省级教改项目6项,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0余篇,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基础化学教研室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室;《分析化学》评为湖南省精品课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及分析化学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青年教师参加省级教学竞赛,获一等奖3项,参加多媒体课件设计竞赛,获全国三等奖1项,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院连续多年来是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 人才培养 学院共培养毕业生2400余人,部分毕业生成为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和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另有不少毕业生成为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的高层领导,或自己创业成为企业董事长、厂长等。 近年来,学院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与创新性科研项目2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项目8项,参加竞赛获湖南省大学生化学技能竞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获湖南省有机化工创新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学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15%以上,部分班级达到30%,学生多被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强,深受社会欢迎,主要就业单位有中铁集团、中核集团、艾华集团、中财建材、邦氟特集团等,年均就业率达到98%以上。 科研研究 学院注重科研团队建设,学术氛围浓厚。围绕“做强分析化学团队、做大生物化工团队、打造储能材料团队、培育建筑材料团队”的理念,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组建科研团队,紧密围绕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如电容器、黑茶、竹木资源等,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学院建设有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关于黑茶及储能器件研究的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研发了“富金花散茶”、“金花酒”等系列黑茶产品。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横向合作项目5项,科研经费累计近1200万元;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SCI一区论文9篇,出版专著4本。
更多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