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王牌专业_知名校友_学院_占地面积_校训-申请方

合肥师范学院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中国, 安徽
师范类公办
院校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创建于1955年,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实施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锦绣、滨湖、三孝口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29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4亿元,纸质图书近120万册;在职教工1142人,其中正高98人、副高32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二级教授4人、“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0人、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1人、省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坛新秀27人。 学校现设15个学院,本科专业58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11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万8千人;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一流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特色专业8个、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精品线下开放课程34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60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项目7项;国家、省两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6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示范实验(习)实训中心9个、省级教学团队2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5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4个,2015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4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4项。我省首个高校足球学院——合肥足球学院设在我校。 学校建有中国南方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魂芯DSP(数字信号处理)产业化研究院、安徽省光电探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安徽省药食同源天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10个,校级科研机构24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4项;发表学术论文1830篇;出版著作、教材120部;获国家专利420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1项。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构建“一个全程、两方合作、三线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办学60多年来,培养各类高等专门人才8万余名,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18万人次。近三年,我校学子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师范生技能大赛、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000余项,周庆媛、朱金凤、段诗闻、苏超、王帅、蒋一凡、俞圣泽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朱金凤同学同时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省内文理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均居第二批次首位(师范专业于2020年纳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均90%以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和“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立项单位”。 学校承扬师范办学传统,打造服务安徽基础教育品牌。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专家单位、“安徽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牵头单位;挂设有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建立“安徽教育中心”;与合肥市政府共建“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 学校主动对接服务地方支柱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建设教师教育类、电子信息类、生物医药类学科专业群,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类、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群。学校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安徽徽王集团等合作建设“魂芯”DSP实验室、PCB及SMT生产线、蓝莓深加工生产线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合肥市、临泉县、明光市、金寨县、砀山县、中体产业、安徽国元证券、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联宝电子等合作共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180个。 学校积极推进国(境)外合作办学,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美国特洛伊大学、美国东北州立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等合作开展“3+1”和“2+2”本科人才培养等中外合作办学(培养)项目;与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等11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互派;与台湾地区铭传大学合作共建刘铭传学院,与台湾地区义守大学开展学生交流活动。 学校积极构建“爱满天下,知行合一”为核心的校园行知文化,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挂设我校,暑期教师进百家企业、学生开办百所“行知学堂”的“双百计划”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学校是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第三、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第六至十届“全省文明单位”、第一届全省文明校园,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面向未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坚持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坚定“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积极创建合肥师范大学。
展开全文
院系导航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设置: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是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物理教研室,后更名为安徽教育学院物理系,为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办学实力,2004年12月经学院批准,成立了安徽教育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2011年11月改建为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8年4月,根据学校的办学发展需要,由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5个专业组建新的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约1800人,拥有“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魂芯DSP产业化共性技术研究院”3个省级科研平台,电子信息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省级特色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个校级扶持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机电自动化”2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学院设有电路/模电/数电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微波工程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等各专业教学实验室,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共建有“魂芯DSP应用联合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0万元左右,设备台件数达1000件左右。 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4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17人、在读博士9人、硕士学位的29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1人。另外,学院从中国科学院、中电集团38所等科研院所和企业聘请了20多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重学生求实精神、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大批毕业生工作在电子信息行业的第一线,近年来培养的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系毕业生思想品德好,专业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2009年以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子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单片机设计大赛和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近百项,在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安徽省省属高校中获全国唯一银奖。近三年学生通过课外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申请并获批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10多篇。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长期注重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拥有“数模电系列课程”和“自动化”2个省级教学团队, 2008年以来,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近100篇。2009年以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了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20余项;30多项成果获专利授权;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随着学校应用型本科办学转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将以更快的发展步伐、更新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更辉煌的明天!
更多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