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王牌专业_知名校友_学院_占地面积_校训-申请方

常熟理工学院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中国, 江苏
综合类公办
院校排名
专业排名
生物工程
中国40
电子信息工程
中国106
生物工程
中国40
电子信息工程
中国106
国内院校的专业排名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教评论网》
院校简介
常熟理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58年建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学校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高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多万名各类人才。 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常熟理工学院受吴文化浸润,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形成了“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培育了“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学校现有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4.2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87.0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平台28个,数字信息资源量35TB,办有《东吴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评价中心核心期刊)和《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本学术期刊。 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49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749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5800多人。现有教职工1546人,其中专任教师1170人,高级职称699人,博士61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省双创博士”入选264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1个。 学校以“办好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坚持“强化内涵、树立品牌、培育特色”,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明显,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全省第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汽车工程、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声学技术、应急管理及电商等多个现代产业学院。获得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含应急管理学院)2个。获得1项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5项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承担4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0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5个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项目)、6项省重点专业(类)、8个省特色专业,9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4个“十四五”省重点学科,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1个,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1个,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拥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50项,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5项;建有技术转移分中心7个,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40余个。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和进修;聘请外籍教师数百人次;与20多个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9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联系,开展交换生项目和科研合作;与德国和英国3所高校开展“3+1”和“3+1.5”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成立中美学院,与美国3所高校开展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4年制本科学历留学生。另外,学校设有国家汉办外国人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被列为首批省高校校风建设达标单位。多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办学成就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新闻媒体报道。 展望未来,常熟理工学院将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建设品牌大学,服务区域发展”为行动纲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校,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特色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事业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全文
院系导航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设置: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中美合作)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是学校最早设立的二级学院之一,现设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中美合作)等六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十二五”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一期项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和自动化专业为江苏省重点专业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校特色专业,并与德国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合作举办机器人工程(中美合作)。与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1人。 全日制学生2000人左右,现有教师74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28人;博士(含在读)4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人,入选省青蓝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人,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人,硕士生导师6人。另聘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以及多位上市公司高管为特聘教授参与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同时聘用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校企合作课程教学、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毕业设计的教学和指导。 建有控制科学与工程校重点学科,与常熟市共建机械工程特色学科和省重点学科;参与省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机电产品循环利用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的研究。设有电气自动化研究所、智能系统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海洋应用技术研究院,与众多企业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在低压电器检测技术、新能源控制技术、智能控制与信号处理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等领域研究成果丰富。近年来,学院到账科研总经费1000多万元;完成各类科研项目60个,在研国家级基金项目2项,在研省部级以上基金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00篇,其中,在核心、权威期刊发表76篇,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共64篇。授权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 建有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进自动化与检测技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电气工程实训中心”和“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基地”。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7000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4200多万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学院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成长,广泛开展的学生科技活动成为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校、省、国家各级别的学科竞赛;开放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专业学习兴趣的新动力;与周边众多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教育项目,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依托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虚拟仪器大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欧姆龙杯”自动化控制应用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共获得300余项奖励;近年每届学生中有50名左右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不乏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985”“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性强,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后劲,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院重视对外合作交流,与东南大学、上海交大、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和服务地方企业,大力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学院被授予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常熟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更多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