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齐

“嗨,家长和考生你们好!我是周思齐”

毕业于厦门六中,现就读于山西大学,专业是翻译

欢迎来到我的线上小天地,很高兴与你相遇!我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帮助到你,我是2021年圆梦大学领航员周思齐。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

高三下返校的时候,老师们总是戏称说我们是“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的一届。确实,那时候我们每天进出学校都要经过体温检测,上课带口罩,单人单桌,分散用餐等等。那时偌大的校园只有我们高三一届,我们孤零零地待在独属于我们的教学楼里迎接着一次又一次的日出,见证着一次又一次的日落。除了新冠疫情造成的不便影响,我们还有每周一次例行理综考试以及语数英三科每周五轮番轰炸考试,数不清的卷子,密密麻麻的公式符号......所有的这些构成了我独特的高三记忆。

我的高三经历了崩溃、焦虑以及无数次的自我怀疑。我不止一次地质问自己:我真的行吗?我焦虑每一次的考试,我无数次地为理综崩溃。物理似乎与我天生就没有感应。但庆幸的是,我有一个物理不错的好朋友和同桌。每当我陷入自我怀疑和不会写题的焦躁中时,他们总会耐心地一遍又一遍跟我讲解,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高考理综第一次超过200的超常发挥。

高三的时光真的过得太快,眨眼间我就坐在了高考的考场上,我就拍完了毕业照,领完了毕业证......我们嬉笑着说以后再见,可是彼此又都心知肚明,我们以后又可以有多少次全班聚在一起的机会呢?

我现在还记得高考前的那一天,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来给我们加油,每个人的纸飞机上都有一句诚挚的祝福。那天放学后,我同桌递给了我一张便签,上面写着“高考加油,别怂”。那天的日落很美。

为下一届学弟学妹清空教室的那一天,是我们最后一次坐在这个陪伴了我们两年的教室里。班主任定了两个大大的蛋糕,我们笑着哭着吃完它,它代表了我们高中生活的终结,代表着人生新一个阶段的开启。

班主任最后在黑板上给我们留了一句话。

现在我想把它赠予你。

请相信,生活自有它最好的安排。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想来好笑,我当初选择翻译专业仅仅是因为高中时的英语成绩名列前矛。

很多人会误以为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是差不多的两个专业。我当时也是这么觉得的,但当我进入大学后我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

我们新生研讨课的老师对我们说翻译专业就是“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翻译专业在前几年需要我们对各个领域均有所涉猎,从医疗到法律再到教育等,我们都需要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也就是需要我们进行广泛的涉猎。我们在大一时的课程和英语专业是差不多的,但我们会多学习汉语课。大一时,我们分别学习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到后面就会发现,真正制约一个人翻译能力的反而不是英语而是汉语。到了大二时我们会进行口译和笔译的专项训练,老师会教给你一系列翻译的技巧,真正做到“信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