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智安

"Hello! 家长和考生你们好~我是戴智安" 
本人毕业于广东省的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现于中山大学的农学院就读本科,专业是生物科学。 
很高兴能够参加本次的2021年圆梦大学活动,以一名“领航员”的身份来向大家分享关于我的一些故事,下面叙述的内容都是我真情实感的流露,通过这一过程,我想既完成了对自己的一个整理,也更希望可以真切地给大家提供到一些参考。 
 


1 回顾高中岁月 
本人现在是大二,也就是说离开高中已将近两年,以前很多的人和事在我心中已经模糊,但终归有些回忆是异常深刻,至今依旧历历在目的,其中就包括我在高三时候备战高考的事情。高中三年,我的成绩在前面两年一直是比较好,起码达到的是让自己满意的水平,但到了高三,我的成绩整体趋势是在滑落,这一结果有多种原因的作用,比如高三的关键词就是“复习”,即来来去去都是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少了学习新知识带来的乐趣,我本人整体的积极性就开始出现下降。有人说,高三是一个很神奇的阶段,期间你可以看到有人实现了大逆袭,有人却逐渐下滑,我想我应该就属于后者。 

Man, Men, Hand, Person, People, Male

正如前文所言,我在学习上不如以前有劲,但看到成绩发生退步,其实我的心里也并不好受,为此我也多次自我询问,自己的初心和目标是什么,成绩一直这么下降真的好吗,自己应该怎么办?无助、迷茫、焦虑,这些情绪时常会萦绕在我的心头。没有发展成严重的心理疾病,我自认为自己还是健康的,积极情绪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还是比消极情绪要长。

 

欲让自己的成绩提升,我尝试了很多的方法,包括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学习小组,大家每周集体制定学习计划、约好固定的集中刷卷子、分享各个科目的学习心得与技巧;减少睡眠时间,起早贪黑地挤出更多的时间去搞学习;每周和各科老师请教问题,交流对学习方法的想法......老实说,最后看来,没有哪一个方法能够立竿见影地把成绩拉起来,但我的确在其中鲜活地成长了,经常性地处在这种思想的矛盾中,我的心智和三观也在快速地发生成型和完善。

 

可以说,高三这一年对于我整个个体的自我塑造的作用最为巨大,我十分感谢这段经历的存在。 

高三合照
成人礼

回到主线上,高考最终如期而到,而我考出的成绩可以说是高中最不如意的一次,感慨万千。总结来说,第一考,我败了。但是,在填报志愿第二考中,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胜者。在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的某一天,我被一位往届的学长告知了有“综合评价”这一高校特殊类型招生途径的存在,之后自己进一步进行了解,发现自己也正巧满足相关条件。我们学校对这些高校特殊类型招生途径历年都不为重视,也不会向学生们如何介绍,或其实真正对之有了解的老师也不多。

 

遇到这位学长,被告知这样的信息,我觉得非常幸运。在高考前,我提交了申请中山大学“综合评价”的材料,并顺利通过初筛获取资格。在高考后,我前去中山大学校园内参加了剩下的面试和体育测试。最后,单看高考成绩的话,我是断然无法进入中大,但是通过“综合评价”,我成功了(2021年起,中山大学不再开展“综合评价”招生)。现在回想,仍觉惊喜,感激一直以来的自己和身边的人! 
关于志愿填报和“综合评价”的细节介绍,可以参看我的另外一篇(在写了...)~ 
 

录取通知书(外)
录取通知书(内)

 

 


2 关于我的大学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 
吾校矗立,蔚为国光 
这,就是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广州校区南校园 怀士堂前校训
学校成就关键词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 

校史简述
办学格局

寒窗苦读多年,绝大部分人的目标就是通过获得一个理想的高考成绩而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我们所处的国家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和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追求的是人人生活的幸福,这是一个必然实现的目标,但我们仍在路上。社会是有阶级的,不同的国家的差别就包括内部所含有阶级的分化的程度。阶级如果完全固化,国家就会失去活力,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高考虽有它的不足,但这就是当下最为合理的、公平的、能给予每一个人改变自己原来所处阶级机会的机制。不论这些年我们接受的教育如何,不论多少是关注应试的、多少是关注素质的,我们总归在不断吸收成长着,不断地在丰盈着自己的生命。 


以前的同学在去到不同大学的那时,就意味着我们彼此之间已经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大的变化,因为接下的大学生活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丰富与精彩,给我们带来的塑造都是巨大且持续终生。离开高中,来到大学,不是让我们“读到大学就轻松了”,而是让我们享受自己通过努力换来的培养环境。大学顺利读完,我们带走的最可见的就是一张毕业证明和学位证书,但这不是大学的全部的意义,和内化到我们身心中的东西相比甚至可以说是不值一提,我们收获了情谊、见闻、知识、技能、素养,太多太多。 


简而言之,选择一个好大学,利用好她能提供给你的资料来充分发展自己,积淀自己走向成功的力量吧,我相信中山大学可以你不悔的选择。 


在学习上,中大综合排名位居前列,学科实力强劲,办学环境优美,实乃佳地。 

在科研实力上,中大有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生物博物馆“天琴一号”卫星“中山大学”科考船,实力超凡。 

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3 关于我的专业 
我目前就读于中山大学农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但目前我们院里已不开设该专业,暂仅有农学这一专业。官方介绍为,“农学专业立足深圳,全力发展新农科,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开展现代农业科学研究”,融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以培育良种的追求,培育大胸怀、宽视野、富创新的农业科学精英。农学专业在部分省份以提前批或本科单列代码招生,入校后不得转专业。” 


中山大学以前是有农学院的,但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后,分出去成为了华南农业大学,现在的农学院则为重新复办,我这一届就是首批招收的学生。 


关于我们院的农学专业,目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学生的人数规模不大,即每个学生都是宝贝。和那些已经发展多年的成熟学院相比,来复办新学院的体会大多数人是无法体会到的,在这里,你会感受到来自老师们更多的关注与期待,有更多机会担任学院和班级上的学生岗位,需要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来自学院和学校的工作,建设的系统也将成为后辈们的基石。所以,在本科毕业后,可能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其他综合性的素养要高于很多同龄之人。 


再谈生物科学这一学科,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在知乎中也已有大量详细的分析,我自觉所写的内容不会有何超越,故在此不再赘述,只想传达出我的核心观点——需有兴趣,需进在该专业有水平的学校。 
 

 


4 分享大学生活
上述我所写的内容基本就是我最想分享的,整理和表述也让我疲惫,暂且为止,不排除日后会继续补充。接下来,是关于我的大学生活的真实的分享,以图为主,以字为辅。 
 

大二上学期的课表,还是蛮忙的
植物学实验课、动物学实验课部分照片
饭堂美食
校园萌物
本图以展示让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另一些关键——社团、竞赛...

 

 


5 寄语·引用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注:部分图片引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