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
Guangzhou Xiguan Peiying Middle School
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院校简介
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创办于1879年,校祖“信、望、爱”是来自美国的那夏礼博士,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学校是一所完全中学,占地面积共14770平方米,新校区有标准的运动场和游泳池,即将投入使用现在学校无论在硬件或软件上都以省一级学校来建设,学校已正式申报省一级学校。我们坚信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这所百年老校一定会焕发出更新的异彩,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现代英才。
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基本信息
师资情况
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56人。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1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8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3%,专任教师学历达到省一级学校要求。
历史文化
校训
信、望、爱
建校历史
1897年由美国那夏礼博士在广州芳村白鹤洞创办培英书院。1912年,改称为广州私立培英中学。1919年,增由同寅、公理两教会协同襄理。后因中国广大的爱国知识分子提出要收回外国人在华办学权的建议,于是中华基督教会及培英校友会共同推选人员,成立管理组织,作为学校的设立人。1926年底,教育部颁布私立学校规程,限制外国教会在华办学,于是将校董会全部移交给中华基督教会,另选董事,呈报立案。校址在上芳村。
1927年,叶启芳校长鉴于学生日益增多,当时校舍已难以容纳,而位于芳村的校区与广州城区更有一河之隔,较年幼的低年级学生深感路途过于遥远,因而倡议在西关增设分校,委任区茂泮为分校主任,主理其事,开办小学三、四、五、六及初中一年级。1928年,分校正式定名为培英中学西关分校(简称“培英西分”)。
1931年,培英中学刘继祖校长在西关多宝路购地二亩半自建分校舍(即为1965年后广州市第二十九中学的校舍),增设初中二、三年级及小学一、二年级,至1935年更增设幼稚园。1936年,培英西分扩充至后面相隔一巷的逢源中约新校舍(该校舍即为在1976年从二十九中学析出的广州市第九十中学的部分校舍)。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日军逐渐迫近广州,幼稚园停办,其余各级虽仅得20多人,仍继续开课。1938年,由于时局紧张,区茂泮主任率领部分教职员工遂迁往澳门唐家花园继续开课。广州培英中学则迁往香港与香港分校合并上课。抗日战争时期,原来的培英西分校址则由日本占领区伪政府改名为“广东省立第一中学”。
1941年秋,区茂泮离任,由余日森接任。 1945年抗战胜利,余日森主任返广州西关复校。1947年余日森主任退休,胡俊彬接任,嗣后扩建校舍,招收学生。
1952年夏,广州市政府决定将广州私立培英中学西关分校与广州私立坤维女子中学、广州私立长城中学、广州私立莞旅中学、 广州培中中学、 广州复旦中学等六间私立中学合并,改校名为私立荔湾中学。1956年,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文教局批准,私立荔湾中学改设为公立广州市第二十九中学。
1996年8月,新校友会成立后,广大校友强烈要求争取西关培英中学复名。1998年5月致函广州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和教育委员会表达争取西关培英中学复名的强烈愿望
热门高中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