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建于1902年,初名为直隶州官立中学堂,系清末山东省兴办最早的“新学”之一。1931年起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42年至济宁市解放前夕,为“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定名为济宁第一中学。2000年7月,与原济宁二中合并,称为济宁一中。
济宁一中位于举世闻名的孔孟之乡,座落在素有“江北苏州”之称的济宁市繁华中心区。悠久灿烂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孕育了济宁一中这所历史名校。百年来,学校为民族的解放和伟大复兴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有用人才,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英才。著名词作家乔羽、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中国人工喉之子杨仁中教授、山东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勇将军、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李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来鲁华教授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目前,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亩,现有83个教学班,学生5000余名。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在济宁北湖新区建设523亩的新校区,2012年9月交付使用。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努力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学校在职教职工467人。有专任教师298名,在聘高级教师186名,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优秀教师6名,省、市级优秀教师39名,省市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教学能手93名,硕士、教育硕士87名。学历达标率100%。王岩、李海青等老师分别受浙江、福建教育厅之邀作全省新课程培训。每年均有教师参加高考命题和高考阅卷。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6项、子课题70余项。教师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
学校依托丰厚的文化积淀,秉承百年优良传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使之拥有一个智慧人生”教育理念和“教师为本,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全省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办学目标,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构建“德育为主,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础,高素质为目标”的育人格局,形成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建立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学习型、创造型学校组织。形成了“敬业爱岗、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风,“勤奋、严谨、善思、求真、会学”的学风,“文明、团结、诚信、求实、创新”的校风,“遵从物则,崇尚科学,格物致知,博学笃行”的一中精神和“今天我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我为荣”的校训
查看完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