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课程大纲
“(一)清末民初:戏曲改良与早期话剧运动(19世纪末——1916)
1、晚清的戏曲改良;2、早期话剧的诞生;3、早期话剧的兴盛与没落
(二)“五四”及二十年代:现代话剧的兴起(1917——1929)
1、“五四”新文化运动关于戏剧改革的理论倡导;2、探索中的演剧形式;3、开拓中的话剧文学
(三)三十年代:现代话剧的成熟(1930——1937)
1、话剧运动的普遍开展;2、现代话剧的成熟;3、三十年代的话剧创作
(四)四十年代:现代话剧的繁荣(1937——1949)
1、上海的话剧 ;2、西南大后方的话剧 ;3、解放区的戏剧 ;4、四十年代话剧创作的新发展
(五)五十至七十年代:当代戏剧的曲折发展(1949——1976)
1、建国后十七年戏剧的发展特点(话剧创作的两次高潮);2、五十年代的话剧 ;3、六、七十年代的话剧
(六)八、九十年代:当代戏剧的创新与发展(1977——?)
1、新时期(80年代)的话剧概况;2、“戏剧观”讨论的理论成果;3、“探索戏剧”的实践及其历史意义;4、后新时期(90年代)话剧的新格局、新特点;5、“小剧场”戏剧的发展及其前景 “
参考教材
国内经典教材

《中国话剧通史》
葛一虹

《中国现代话剧教程》
郭富民

《中国话剧史》
宋宝珍